说起秦巴山地,我最初的印象是来自《三国演义》,书中说到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欲灭魏兴汉,回归故都,匡扶汉室,一统中国。那时由于地理知识不足,不知秦岭高峻博大,易守难攻,不明白诸葛亮为何不直接出兵北上,越过秦岭,直取长安,反而多次北伐都是绕道西行,进入陇上,再掉头向东,进取关中。 有一年5月,我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刘闯、戴君虎两位研究员,还有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刘华杰教授组成了一支考察队,准备翻越秦岭,目的是体验中国的南北差异。我们由西安出发,向南翻越秦岭到达了汉中。那一次让我真正体验到了秦岭的道路之险和翻越之难,更以自身的经历,验证了秦岭作为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其实根本就不是一条线,而是一片广阔的过渡地带。为什么诸葛亮六出祁山,不是直接翻越秦岭,而是向西绕道而行?
秦岭,并非一座山岭,而是由一系列高大山体组成的群山峻岭,形成了矗立于我国南北之间的天然屏障。广义上的秦岭,是指横亘于中国中部呈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西起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的西倾山,与昆仑山相接,东至河南省信阳市与湖北省广水市交界的武胜关,和大别山相连,东西长约1600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将中国东部分为南方与北方两部分。秦岭主要由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中山组成,最高峰太白山拔仙台海拔3771.2米。由于地势高耸,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往往难以逾越,秦岭以南常云遮雾罩,水汽充沛,秦岭以北则晴空万里,碧蓝如洗。秦岭南北两侧的气温、降水等条件也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它也是我国带与暖温带、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天然界线。图为摄影师从飞机上俯瞰秦岭主脊,秦岭如一条巨龙横卧在中国南北之间。摄影/陈剑峰
标签: 地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