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虫鸣般的沙沙作响声中,几位身穿绛红色僧袍的屏气凝神,通过一种特制的金属漏斗——藏语称为“仆格”,将色彩斑斓的沙子均匀地堆撒在一个个几何图案上。随后,细沙如彩珠流淌,一点一滴地汇聚成绚丽至极的图案。眼前的场景宛若梦境,当画面切换到僧人们专注而虔诚的眼神时,我的内心顿时也如暴风雨过后的湖面,感到万分平静。 这是被称为“沙曼陀罗”即“沙画坛城”的制作场景,它来自遥远的雪域高原青藏地区。不过,我现在是坐在山西太原家里的电脑前,一边端着茶杯,一边看美剧《纸牌屋》第三季。我已经多年不看电视剧,但这次算是因沙画坛城而“破例”了。
与花费7天时间历尽艰辛完成制作相比,沙画坛城的毁灭看起来简单而短暂:参与坛城制作的8位,每人挥动手中的哈达扫向坛城。顷刻间,一座精美繁华的“三千大千世界”就此化作一堆沙土。这是2014年秋,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吾屯上寺,一次时轮金刚灌顶上制作的沙画坛城。时轮金刚灌顶是藏传佛教中规格最高的一种,这个上制作的坛城,受到了20万信众的顶礼膜拜。佛教传到中国藏地后,坛城以沙画、唐卡、壁画等形式出现在藏地寺庙。沙画坛城这门精美绝伦的宗教艺术代代相传,只有为数不多的才能掌握这门高超的艺术。美剧《纸牌屋》里的沙画坛城给剧迷留下一大疑问,我在青海热贡地区找到了答案
标签: 文学常识题库4000题 、 地理常识100题 、 地球的小知识 、 中学生地理科普书籍推荐 、 地球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