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界壕 耗时近百年却最终失效的国防工程竟成了后世长城建造的模版

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嫩江和额尔古纳河的支流库力河畔,绵延出了数条壕、墙并行,且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座边堡的线性建筑遗迹,它们穿越山川、草原、戈壁,有的进入到了俄罗斯和蒙古国境内,有的则一直延伸到了内蒙古的阴山山脉。这几道总里程超越万里的宏伟的线性建筑遗迹,便是金界壕。与历代长城建在高山险峻之处,以土、石、砖垒筑起高大墙体不同,金界壕的主体多是在平缓地面挖壕沟筑土墙,因此它也被称为最奇特的长城。金界壕修建耗时80年,虽起到过防御作用,但最终却被蒙古军队绕过,并未保卫住金政权。虽看似最终失效了,但金界壕却深深影响了后世长城的建造。

故事发生在1752年。那一年在木兰围场举行的秋狝中,乾隆皇帝在围场北部狩猎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些壕沟和边堡遗迹,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由于秋狝时身边没有翰林院学士,于是乾隆皇帝就问及蒙古与索伦(清初以索伦部统称鄂温克、达斡尔和鄂伦春等东北地区的部落)的官员。官员们立即组织调研,很快查明了这是一道东起黑龙江,穿越内蒙古草原,经木兰围场又向西进入荒漠草原的古代防线。防线的空间信息虽然大致清楚了,但是在考证是何人何时修筑时,却让乾隆皇帝费了不少工夫,他从先秦时代的文献一直查到了唐朝的地理文献《括地志》,均无所获。以至于乾隆皇帝至死都不知道,这道从黑龙江延伸过来的漫长防线正是他的满洲先祖女真人修筑的金界壕。

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打,万里之长的金界壕的很多段落都已看不出最初的形态了,而今保存最好的金界壕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内,旗内的金界壕主要是主线和岭南线两条线路,主线途经克什克腾旗西北部,岭南线则在克什克腾旗东部。要想看到形态较完整、保存较好的金界壕,克什克腾旗是理想之地。图为克什克腾旗境内金界壕的主线,穿越草原的界壕上仍可看到较为清晰的土墙和凸出于土墙的马面等结构。摄影/方忠诚

何为金界壕?为何到清朝时,金界壕已鲜有人知了?

金秋的额尔古纳湿地一片金黄。在这片广阔的湿地中,蜿蜒的河流绕过森林和草原,在宛如油画般的金色背景中流出了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蓝色河道。此时的额尔古纳湿地虽已没有了夏季时到处都是绿油油草毯般的丰饶景象,却别有一番塞外金秋的美景。美景虽好,但我们却要抓紧时间赶路,毕竟金秋时节白天已越来越短了,我们要趁着天未黑赶到额尔古纳河的支流根河之畔。就在根河南岸,一条漫长的壕沟和土墙平行的古代军事遗迹东西展布开来,形成了额尔古纳河流域一道奇特的人文景观,它便是金界壕中的岭北段。

标签: